分類: 健康新聞


5旬男腦突發中風右肢半癱 靠非侵入療程重拾肌力


5旬男腦突發中風右肢半癱 靠非侵入療程重拾肌力

亲爱的你不乖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新藻指出,透過「重複經顱磁刺激術」儀器爲患者治療可藉此達到促進腦部活性目的。(情境圖,非當事人、亞大附醫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無上龍脈 發飆的蝸牛

51歲張先生長期抽菸喝酒,且未控制好高血壓,去年底某日清晨起牀突發現右側肢體麻痹,就醫後檢查出左側中大腦動脈區域梗塞,即時救治,仍產生右側肢體癱瘓,經建議採用「重複經顱磁刺激術」促進腦部活性,不僅找回笑容、提升復健意願,患部肌力也逐漸恢復,重拾生活信心。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邱新藻指出,患者到院時的血壓一度高達200mmHg,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果然發現腦部血管梗塞,雖然緊急注射血栓溶解劑,恢復腦血管暢通,避免中風症狀持續惡化,但對於已經因缺血而壞死的腦細胞,則無法完全回覆原狀,必須同步啓動復健治療,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原神》四格漫画

邱新藻表示,由於患者右側手始終無法穩定做出抓、握等動作,導致情緒低落沒有積極復健動力,經評估後,建議接受非侵入式的「重複經顱磁刺激術」(rTMS)療程,並以刺激未受損的健側腦部:右腦爲目標,重建腦回路,治療1周後,患者精神變好,情緒不再低落,復健意願也更爲積極,右側肢體力量則慢慢回覆到可自行活動,讓患者妻子喜出望外。

《电周边》Ben Q超强新品阵容登场 主机电玩族体验升级

邱新藻表示,「重複顱外磁刺激術」是一種不侵入人體且可同時刺激腦特定部位的技術,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電磁效應,將絕緣線圈放置在特定部位的頭皮上,當強大的電流通過線圈時,會產生短暫的電磁脈衝,穿過頭骨到達對應的大腦區塊,藉由連續且規律的重複性刺激,進而達到增強或抑制大腦特定區域的功能。

玩水ing「狗狗使出漂浮神功」完全不動!她曬照狂讚愛犬超神 下秒發現糗大了尬爆

邱新藻也指出,目前研究顯示,連續2周共10次的經顱磁刺激搭配復健,可改善中風後遺症,尤其在中風早期其神經可塑性越高,若成接受經顱磁刺激,效果越顯著。

邱新藻建議,此療法除了應用在前述症狀外,目前也廣泛用於憂鬱症、焦慮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神經元退化性疾病,以及偏頭痛、慢性疼痛、睡眠障礙、耳鳴等,但如有裝設心臟節律器、顱內有金屬植入物或癲癇病史者則無法執行,此外少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誘發癲癇發作或血管張力失調性昏厥,都可以在治療前與醫療團隊溝通,降低意外風險。

婦幼節前夕抽查 桃園市售玩具不合格率高達3成2

同事變成主管,他「看笑話」以為有機會晉升…2年後結果曝光


肺癌第三代標靶藥 逾2100名晚期患者看得到、用不到


肺癌第三代標靶藥 逾2100名晚期患者看得到、用不到

專家們期待晚期肺癌一線治療可儘快跟上國際腳步,對EGFR基因變異者開放健保給付,不因財務衝擊而設限。(臺灣癌症基金會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銆愬彴绌嶉浕鏂版槦灏忓搧銆戦Ξ鑻ユ穱锛忔澶㈤剦

臺灣肺腺癌患者中,高達5成都有EGFR突變。受限於嚴格的健保給付條件,國內約有逾2100名晚期患者,被排除在第三代標靶藥的使用之外,在第一線治療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藥物。專家表示,近半年藥品的給付有感加速,健保署值得鼓勵,但仍然希望政府做的更好,讓肺癌藥物的給付跟上國際,除助患者得到合適治療,也讓學術研究的投稿別再脫軌國際。

臺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指出,國內1萬7000名肺癌患者中,約有92%爲非小細胞肺癌。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又有7成爲肺腺癌。在這羣人中,5成具有EGFR變異,約爲2463人。

鍗$灞嬭璨� 鍊嬩汉鎴挎澅閬姇瑷存縺澧�

現行第三代標靶藥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的治療,僅限EGFR變異者中,同時符合外顯子exon 19變異且有腦轉移的患者。換言之,2463人中,僅約有350人符合健保資格,超過2100人都看得到、用不到。

近半年來,健保署陸續成立CHPTA專責辦公室,推動新藥平行審查,藥品給付有感加速,但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張文震坦言,藥品仍有跟不上國際的問題。目前國際治療指引已建議優先選用第三代標靶藥作爲晚期非小細胞肺癌EGFR基因變異的第一線治療,許多國家也紛紛跟進,全面給付。臺灣許多患者因無力自費,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其他藥品。

鍖楃編鎷夎波澧炴苯杌婇浂浠跺粻妯� 鏉遍櫧鐢㈣兘婊胯級鍒�5鏈�

除用藥權益,就連學術研究也連帶受衝擊。臺灣臨牀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指出,過去臺灣肺癌相關研究表現優異,但近年來已開始碰壁,投稿國際期刊時,遭質疑「爲什麼要用這個(較前代)藥?」。張文震也分析,臺灣將許多藥品推上國際舞臺,但真實世界數據卻比別人差,原因就在於藥品的可近性、給付不足。

侯府嫡女的世子生活
毛球之神

爲撕除肺癌「新國病」的標籤,早期篩檢、精準檢測、精準有效治療等三大面向缺一不可。臺灣在前兩項均已達標,國健署提供高風險族羣「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健保署也將於5月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唯獨癌症用藥上,還有進步空間。專家們期待晚期肺癌一線治療可儘快跟上國際腳步,對EGFR基因變異者開放給付,不因財務衝擊而設限。

灏瑰悓璺冩潃鐤簡


肩頸痠痛竟是罹癌!醫驚:已轉移到大腸


肩頸痠痛竟是罹癌!醫驚:已轉移到大腸

大醫凌然

中職/悍將守備大風吹 小心複製三帥不成反變好糗

笨拙之极的美青学姐

高雄一名70歲男子飽受肩頸痠痛困擾,就醫發現頸椎內長出腫瘤。(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提供/楊舒婷高雄傳真)

高雄一名70歲男子2個月來受肩頸痠痛困擾,多次就醫都找不出原因,直到前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給院長楊椒喬治療,才發現第七節頸椎內已長腫瘤且引發爆裂性骨折,懷疑腫瘤已轉移至大腸導致大腸癌。男子經手術後恢復良好,隔天就能下牀走動,大腸癌部分也正接受治療。

男子從2個月前開始出現頸部和雙肩痠痛的症狀,還感到放射痛及雙上肢麻木,尤其左上臂內側出現劇烈疼痛,雖服用止痛藥,症狀卻毫無改善。經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使用頸椎X光和MRI(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頸椎第七節有病理性爆裂骨折和椎管內惡性腫瘤,且懷疑癌細胞已轉移至大腸。

百萬信徒快跟上!7-ELEVEN獨家開賣「籤詩包子」、「媽祖遶境隨取卡」

在楊淑喬建議下,男子接受手術治療,使用椎體前側置換裝置,亦即新式撐開型支架,維持頸椎穩定度。術後恢復良好,不過大腸癌部分仍相當頭痛,目前仍在接受治療。

楊淑喬指出,患者曾赴醫學中心等多家醫療院所接受X光檢查及治療,但X光檢查無法顯示頸椎第七節的異常,沒能揪出真正病因,纔會拖延到癌細胞擴散,所幸及早發現腫瘤,對大腸癌的治療也有即時性。

股价指数期货赢家专栏-半导体30指数期货 震荡拉回

交通部通過可行性研究 將砸9.8億增設台65新莊二南下匝道!

台中市投千萬改善大智排水 設親水區補足「大康橋計畫」